全国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聆听记:砥砺前行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05 15:14:44      
摘要:春雷响,万物长。100多分钟的报告,热烈掌声不停回荡在人民大会堂中,如声声春雷,惊起新一年万物蓬勃。 今日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春雷响,万物长。100多分钟的报告,热烈掌声不停回荡在人民大会堂中,如声声春雷,惊起新一年万物蓬勃。

       今日惊蛰。春雷响,万物长。上午,万众瞩目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上午9时,随着一声响铃,大会正式开始。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烈掌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李克强总理走向大会主席台前的讲台,向2862名出席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代表委员们拿到手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细微而不容忽视的变化:一个黑白相间的二维码出现在首页右上方,这是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上第一次出现非文字类信息。手机一扫,可以看到一个H5页面,它通过动画视频和图表,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作出解读,以更直观的方式让社会各界了解政府的工作,也响应了去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要求:涉及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的力度,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理的开场白,迎来掌声热烈。

       改革:快马加鞭未下鞍

       改革是本届政府的强音,也是推进发展的最大红利。

     “回顾过去一年,走过的路很不寻常。”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谈及成绩时,首先谈到困难。“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7年来最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突发多发的外部环境,面对的是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风险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多重困难,面对的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

       在这样的困难下,2016年中国经济拿出的“成绩单”依然亮眼: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成绩的取得,与改革息息相关。李克强说,去年宏观调控面临多难抉择,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创新来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增加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

       在本届政府的改革清单上,简政放权是一大重点。在整个2016年,国家都在加快政府放权的节奏。去年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去年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改革的红利,除了宏观数据,很多细微之处也有充分体现。昨天的全国政协分组会议上,87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小组发言中指出,“中国人力资本的革命在开始,大量的技工在培养。至于说改革红利,十八大以来,改革持续推进。就像我们在走路,自己没感觉,可回头一看,才发现我们走了一大步啊!所以,我觉得人口红利在升级、改革红利不间断地出来,中国的发展前景必然光明。”

        发展:稳中求进开新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速定在多少?每年都是举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揭晓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这一数据,与此前中国社科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智库预测相符,说明继续筑底企稳仍是今年经济的大势。

       这并不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困难并不比过去稍少。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调整结构,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

      为了这个数字,改革创新仍然是今天各项工作的主题。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稳的前提下要勇于进取,深入推进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敢于啃“硬骨头”,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

      哪些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政府职能、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企国资、非公经济、产权保护、社会体制、生态文明。这些李克强点名的领域,今年都将继续迎来深刻变革。

      经济稳中向好,需要改革创新,也需要政府部门“舍小利顾大义”,使企业轻装上阵,创造条件形成我国竞争新优势。李克强在上午的报告中,给全国广大小微企业带来了“大红包”: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而针对名目繁多的收费使许多企业不堪重负,报告要求大幅降低非税负担,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

       这些措施,与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一脉相承。李克强指出,今年将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民生:为政之要记心头

       与会代表们最长最热烈的一次掌声,出现在李克强总理报告提到“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之时。

       正如李克强在报告中所言,“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一切惠及民生、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政策,都将得到最衷心的拥护。

      去年,我国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情况下,民生投入继续增加。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为1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

     “我们把大病保险做好了,就能把社会的‘最低线’兜住,也就安定了民心。”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到了“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的承诺。年底兑现时,除了由单位进行保障的企业职工、军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外,大病保险首次实现全覆盖,惠及10亿多城乡居民。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三年一度的“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也表示: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堪称典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2017年工作时,民生红利同样比比皆是: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

      在百姓关心的“治霾”问题上,李克强用“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回应: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待民要宽,律己需严。如何把这些惠民实事做好?李克强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100多分钟的报告,热烈掌声不停回荡在人民大会堂中,如声声春雷,惊起新一年万物蓬勃。

延伸阅读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