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多项金融指标全省第一

发布时间:2016-12-08 13:39:34      
摘要: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着力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四项中心工...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着力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四项中心工作,努力推动金融与经济、产业良性互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显著增强,主要金融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着力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四项中心工作,努力推动金融与经济、产业良性互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显著增强,主要金融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截至9月底,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03亿元,较年初增加1082亿元,同比多增473亿元,增长率为31.6%,年内增量、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市余额存贷比75.76%,位列全省第一位;不良贷款率0.95%,保持全省最低水平;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融资额367亿元,占全省新增融资额总量的75.1%,位居全省第一位。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紧密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发展领域,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2015年,市政府与农发行河北省分行达成战略合作,三年内为我市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授信额度支持。截至目前,已支持和达成意向项目38项,申请资金额度169.13亿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杆杠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精准、统筹、可持续”原则,着力降低企业债务杠杆率,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按照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的要求,积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着力加大对“大智移云”产业发展、新型显示面板第六代AMOLED项目的金融支持。今年以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七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投放达985.95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聚焦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市政府金融办积极倡导“绿色金融”理念,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相继建立了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将绿色信贷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贷款管理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节能环保、环境治理及相关产业服务方面的贷款达到66.34亿元。推进“绿色保险”服务。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创新开发有针对性保险产品,并充分借助环境风险管理评估专业机构力量,做好事前风险管控和事后保险理赔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承保环境保护责任险38笔,承保保额5209万元。

聚焦企业融资难题,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把推进企业上市作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培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创新方法,强力推进,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模式,着力打造“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新增挂牌上市企业9家,15家企业正在进行培育。河北志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欧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廊坊精工模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围“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入围数量居石家庄之后列全省第二位。全市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融资额367亿元,占全省新增融资额总量的75.1%,位居全省第一位。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借引京津金融资源。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新机遇,借力京津金融优势助推廊坊发展。推进京津廊金融合作。紧密围绕京津冀重点项目,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建信信托分别签署《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对我市的优势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优先给予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放相关贷款1119.04亿元,较年初增加253.46亿元。指导辖内银行业成立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协会,推进银行业协调联动和跨区域同业合作。目前,全市银行业机构已在临空经济区增设3家支行,开发了“政府购买服务类贷款”“股权质押模式贷款”“园区贷”等针对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机构引进。中国人保北方信息中心、国际金融论坛新金融城园区等一批金融后台项目落户,以此为带动,吸引更多的关联企业和项目入驻。今年以来,渤海银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燕赵财险等金融机构入驻廊坊,全市金融产业又添新军。

延伸阅读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