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关注 > 时政 > 正文

太厉害了,河北这个地方,竟藏着一处令人震撼而景仰的世界奇迹!

发布时间:2017-07-01 15:40:03      
摘要:在河北省最北端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有全世界最大、最美的一片海……春天,这里绽放成一片花海……夏天,这里是绿色的林海……秋天,上...

 

1.jpg

在河北省最北端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有全世界最大、最美的一片“海”……

2.jpg

 春 天,这里绽放成一片花海……

3.jpg

 夏 天,这里是绿色的林海……

4.jpg

 秋 天,上帝打翻了染色盘,

把这里染成了一片金黄的海……

5.jpg

 冬 天,银装素裹,

这里是一望无际的雪原林海……

6.jpg

 晚 上,繁星挂在头上,

这里是最接近宇宙的银河之海……

这就是美丽的塞罕坝,

我们亲切地称她:坝上!

她像青春的少女,

美得醉人心脾,

7.jpg

她又像睿智的师者

登高远眺、胸怀宽广……

她更像是母亲,

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乳汁

草肥牛羊壮……

8.jpg

辽、金时期,她是“千里松林”,

清朝时,她是“木兰围场”,

新中国刚成立时,因为连年的战争

她已经变成一片荒原……

9.jpg

如今这百万亩林海阻滞了沙地的南侵,

保护和涵养了滦河、 辽河的水源,

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为京津冀阻沙源、保水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

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10.jpg

也许你并不知道,

这么美的林海并不是大自然的馈赠,

而是一片人工林!

11.jpg

塞罕坝人建起的百万亩人工林,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林场,

成为一个“世界奇迹”!

12.jpg

 

昨天上午,在河北省举行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座谈会上

省委书记赵克志为这片林海的建设者颁发了

“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奖!

在这荣誉的背后,

在这片全世界最大最美的林海里,

有着一个真实、壮烈,

更令人动容的故事!

 

NO.1 

为了这片海

他们放弃了高考、离开了城市

13.jpg

▲塞罕坝的茫茫林海

从清末开始,富饶的塞罕坝开围放垦,

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更可悲的是,日本侵略者又对

塞罕坝进行了掠夺性的采伐。

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塞罕坝原始森林、草场荡然无存,

美丽的高岭变成了塞外荒原……

14.jpg

由于塞罕坝地处沙漠南缘,

这片绿色一旦消逝,

不断移动的沙丘

就可能如猛虎般自坝上地区南下……

防风固沙、植树披绿

就成了遏制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1962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

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

满怀着青春激情,

在誓将荒原变绿洲的使命的召唤下,

来到了这片陌生的荒漠上。

15.jpg

▲建场初期塞罕坝创业者曾经住过的窝棚

如今年已76岁的赵振宇老人,

就是第一批上坝的毕业生。

1962年9月,他刚从承德农校毕业,

就马不停蹄地来到塞罕坝。

16.jpg

▲老林场职工们在选育良种

张启恩是唐山人,

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毕业,

原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

1962年3月,组织上找他谈话,

说塞罕坝需要技术人员,

积极要求进步的张启恩爽快应允,

还决定把妻子和三个孩子一起带过去。

于是,他成了塞罕坝第一代技术人员。

17.jpg

▲陈彦娴

陈彦娴是传诵甚广的

“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当年19岁。

那时,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

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

“我们承德二中同宿舍的6个好姐妹

也想成为像她们一样的人物。”

18.jpg

6人放弃了高考,选择上坝。

于是,她们成了塞罕坝第一代女职工。

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

当时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

一家人住在承德市一栋舒适的小楼里。

塞罕坝建林场,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

19.jpg

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

后来曾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汉子,

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

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

于是,他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NO.2 

树苗终于活了,

他们嚎啕大哭!

20.jpg

马蹄坑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

三面环山,南临一条小河,

形如马蹄踏痕,共有760亩地。

这里地势平缓,适宜机械作业。

1964年4月20日,

王尚海、刘文仕精心挑选了120名员工,

分成4个机组,挺进马蹄坑。

21.jpg

▲早期植树造林场景

早春的塞罕坝,

白天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

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

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

大干3天,马蹄坑坡上全部栽上了落叶松。

20天后,放叶率达96.6%。

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

王尚海等人号啕大哭,泪如雨下。

22.jpg

马蹄坑大会战后,塞罕坝造林全面开始,

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

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

如今,当年马蹄坑大会战的地方,

高大茂密的松树已经结为林海。

1989年12月24日,

遵从老书记王尚海的遗愿,

人们把他的骨灰撒在了这里,

并将这片林子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23.jpg

▲王尚海纪念林碑前,林场工作的温亚楠和同事们一起带上山花,深情祭奠老书记王尚海。在这些年轻人心中,塞罕坝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王尚海,成为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帜。而在他的身后,是一座“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塞罕坝人群像。

 

 

NO.3 

第一代林场人

平均年龄只有52岁

24.jpg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

塞罕坝最初的建设者们并无固定住所,

他们住在自己动手搭建的

牛顶架窝棚、马架子里,

有的人甚至在沼泽地挖草坯盖“干打垒”,

或随山就势挖地窨子住。

25.jpg

▲创业者居住的老房子

冬天,早上起来,

被子四周和头发上会结一层白霜。

一日三餐啃窝头、喝雪水,

甚至吃盐水泡炒黄豆。

春天,坝上雨水少,风沙多,

由于劳动强度大,

汗水顺着脸往下淌,

一天下来都成了泥人。

26.jpg

最难的就是冰天雪地的严冬,

最低气温零下四十多摄氏度,

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每天巡山几十公里,

晚上归来棉衣变成了冰甲,

棉鞋冻成了冰鞋,走起路来哗哗响。

27.jpg

▲创业者穿过的鞋

5月的天气,

大家经常要冒着风雪作业,

挖树坑时,往往地表层刚刚解冻,

下面的土层还冻得结结实实,

一锹下去如同铲到石头上,

每个人的手都磨出血泡。

28.jpg

▲早期的造林工具

1963年春节前放假了,

大家高高兴兴地打点行装准备回家过年。

可赶上一场大雪,

汽车根本无法下山。

大家开始铲雪,连铲了三天,

下山的路刚刚打通,

又一场大雪袭来。

人们的眼睛被雪刺得看不清楚了,

只得退回山上。

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没有电报,

这一年的春节,

大家是在山上、在严寒中过的。

29.jpg

▲创业者居住的老房子

也是在这场大雪中,

从张家口林业干部学校毕业的孟继芝,

完成了防火瞭望工作后,

在返回林场的途中,

因雪大迷路失踪,

全场人出动雪夜急寻,

终于在一个雪堆里找到了已被冻僵的孟继芝。

命是保住了,但从膝盖处,

他的双下肢被截掉了,

19岁的孟继芝从此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30.jpg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务林人员才陆续住上了砖瓦房

塞罕坝自然条件恶劣,

医疗卫生设施严重匮乏,

疾病和意外事故

是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两大杀手。

如今,1962年最早上坝的那一批学生多数已经逝去,他们去世时平均年龄只有52岁。

31.jpg

▲当年创业队伍的干部职工留影

“老同学一个个都走了,

没几个像我活这么久。

我没有一天不在想他们。”

70多岁的林场老职工李秀珠哭着说,

她说她要替那些离去的同学们好好活着。

32.jpg

▲航拍塞罕坝

1940年出生的曹国刚到塞罕坝两年后,

把乡下的妻子、父亲和弟弟全部接上了坝。

他最大的心愿是把油松引上塞罕坝,

改善林场的树种结构。

他加紧攻克技术难题,

但疾病也死死“咬”住他不放

——他有严重的肺心病,

到后期呼吸困难,心肺衰竭。

33.jpg

说不出话了,他就用笔写,

写经验、写教训、写设想。

弥留之际,

他喘息沉重,脸色发紫,

眼睛却依然瞪着。

妻子知道他想啥,

伏在他耳边哭着说:

“放心吧,我还让孩子搞林,

把油松引上塞罕坝!”

34.jpg

▲上世纪80年代塞罕坝亮兵台林况

1984年,

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

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

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

艰苦的环境中,

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

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已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的刘海莹,

与场内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一套

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成为全国森林经营的样本。

35.jpg

雨后泥泞的山路上,一批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的“80后”大学生们,齐力将拖拉机从泥滩中推出。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山路已经习以为常

2005年,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于士涛,

成了第三代塞罕坝人。

走过了最初的寂寞和迷惑后,

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浩瀚林海,

成长为塞罕坝分场场长,

与技术人员一起实施了

“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6大林业尖端课题。

他对林场的爱,

深深打动了毕业于中国林科院的研究生女友,

两人一起扎根塞罕坝。

36.jpg

远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绿意盎然,令人陶醉

 

20多岁的技术员时辰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林三代”。

“我第一次看见爷爷哭

是2014年林场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时,

我们全家围着电视看报告会,

听第一代务林人讲当年战天斗地的故事。”

时辰说,“我爷爷边看边哭,

最后绷着劲说了三个字:‘不夸张’。”

 

NO.4 

望海楼 夫妻楼

150多万次瞭望

55年平安

37.jpg

▲鸟瞰塞罕坝机械林场制高点——望火楼,绿树环抱,美景如画

创业难,守业更难。

防火,便是关乎林场存亡的重要工作。

天桥梁望海楼好比一个边防哨所,

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防火瞭望员

赵福洲、陈秀玲夫妇,

每年都要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海楼

待上好几个月,

用的是煤油灯、蜡烛,喝的是雪水、雨水,

吃的是咸菜、干馍。

38.jpg

▲防火员每年都要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海楼呆上好几个月

夫妇俩的工作就是登高瞭望,

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了。

就是没有情况,

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个平安,

这叫“零报告”。

在每年近10个月的防火期里,

瞭望、记日记、报告是夫妻俩每天重复的工作, 

他们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

一天就要瞭望96次,

一年要瞭望28000多次,

十年则要瞭望280000多次……

39.jpg

1984年冬天,

怀着身孕的陈秀玲

在刷洗水缸时重重地磕了一下,

瘫倒在地。

赵福洲立刻向场部求援,

但由于风雪太过猛烈,

15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

早产的孩子只活了一天半便夭折了。

40.jpg

▲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已在望海楼坚守了11年

46岁的刘军和小他1岁的妻子齐淑艳

都是当地人,

但自从上了望海楼,

10来个春节都是在望海楼度过的。

刘军已经过世的父亲也曾在这里工作过8年。

瞭望塔露天平台寒冷刺骨。

刘军手持望远镜专注瞭望,

齐淑艳为丈夫哈气暖手。

41.jpg

现在的塞罕坝林场里,

9座望海楼中有8座都是夫妻共同坚守的,

人们也把这些望海楼叫做夫妻望海楼。

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海楼。

55年来,上百万亩的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42.jpg

▲塞罕坝万亩绿林中,公路犹如一条玉带蜿蜒其间

“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

“坝”是汉语,意为高岭。

塞罕坝人燃烧的生命,

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被人遗忘,

而是永远地矗立在这片美丽高岭上:

他们营造出的112万亩人工林,

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

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

43.jpg

▲绿意盎然的塞罕坝

44.jpg

只有荒凉的沙地,

没有荒凉的人生!

每一位塞罕坝人都是英雄,

每一棵他们植下的树,

都应该叫做“功勋树”!

45.jpg

作为游客,我们置身的这片海

美得让人忘记呼吸。

可坝上一年只有60多天不霜冻。

而55年坚守在这里的务林人,

他们与零下40多度的严寒抗争、

与恶劣的风霜雨雪抗争、

与一年又一年的岁月抗争,

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这片海,

献给了,美丽的塞罕坝!

47.jpg

又到了塞罕坝最美的时节,

有太多人用生命染绿了塞罕坝!

每一个来到塞罕坝的人,

请您,也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爱护塞罕坝!

如果你也被这个故事感动,

就请告诉更多的人吧!

—THE END—

延伸阅读
评论排行